電子煙正在改變台灣青年的吸菸習慣?揭開VAPE背後的真實數據與社群力量

電子煙正在改變台灣青年的吸菸習慣?揭開VAPE背後的真實數據與社群力量

電子煙正在改變台灣青年的吸菸習慣?揭開VAPE背後的真實數據與社群力量

【記者林宥辰/台北報導】

在便利商店無法販售、公共場所全面禁用的法令環境下,台灣的 [電子煙](VAPE)卻仍逆勢成長,特別是在Z世代與Y世代間,快速演變成一種「生活風格」,甚至被視為社交的入口。面對政府對含尼古丁 [電子菸] 嚴加取締的同時,不含尼古丁產品卻因模糊法規,在線上與社群媒體上持續蓬勃發展。本文以產業現況、市場需求、用戶行為與法規趨勢為切角,試圖為讀者梳理2025年台灣 [電子菸] 真實的現況與潛藏的轉變力量。

🧠 青年行為轉變:VAPE成社群文化新代名詞

根據《台灣青少年吸菸趨勢報告(2025 Q1版)》指出,在18至35歲的青年族群中,有高達39.2%曾經嘗試過 [VAPE] 裝置,其中22.7%表示目前仍持續使用。這一數字對比2022年的15.1%,已出現明顯成長。調查中高達72%的使用者認為,使用電子煙「比傳統香菸更乾淨」、「不刺鼻」、「不易留下氣味」,而在夜店、餐廳、戶外聚會等場合,電子煙也成為交流的開場話題之一。

從Google Trends近期資料觀察,台灣地區針對「[電子煙哪裡買]」、「[一次性電子菸推薦]」與「[電子煙口味排行榜]」等關鍵字的搜尋量在2024年第四季開始攀升,到了2025年2月,更進入熱門關鍵詞前30名,與「運動鞋」、「露營裝備」等生活類型用品齊名。

📱 購買方式的演化:從實體門市到社群暗流

面對實體販售受限,大多數用戶轉向數位管道進行購買。Shopee、蝦皮、Telegram、LINE私訊與Instagram小帳成為主要交易平台。據市場調查公司QMarket Research指出,在500位台灣用戶樣本中,有58.3%表示透過「熟人介紹」進行購買,另有21.5%直接從社群媒體上的開箱影片導流而來。

「其實我剛開始接觸是因為朋友在IG上推薦,點進連結後直接進一個LINE群,就有人回我。」來自桃園的王小姐表示,「他們會依照你想要的口味推薦不同品牌,還會寄口味樣本包裝給你試抽。」

這種「去中心化銷售模式」強調人與人的信任關係,也讓台灣出現許多小型微型商家,以個人工作室模式經營,迅速獲得特定族群的信任與市場。

🔥 哪些產品最熱賣?2025口味排行Top 10出爐

由VAPE Taiwan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,2025年第一季最受歡迎的口味依序為:

  1. [冰葡萄]

  2. [荔枝冰]

  3. [西瓜蘇打]

  4. [蜜桃綠茶]

  5. [藍莓優格]

  6. 芒果奶蓋

  7. 咖啡榛果

  8. 雙薄荷

  9. 香檳葡萄

  10. 百香果氣泡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「[冰葡萄]」與「[藍莓優格]」這兩款味道,在社群媒體上常與「#vape日常」與「#電子菸口味推薦」等標籤連用,其短影音播放量合計突破280萬次,間接形成消費熱潮。

⚖️ 法規的不確定性:合法與否成最大疑慮

儘管 [電子煙] 市場迅速成長,但消費者的最大疑問仍是:「[電子菸合法嗎]?」

2024年台灣修正《菸害防制法》,針對含尼古丁的 [電子菸] 裝置進行禁止進口與販售,但對於「不含尼古丁」或「草本加熱型煙具」則未完全納入規範。這讓不少用戶與賣家存在模糊操作空間。根據TECA調查,有高達61.3%的消費者「不清楚自己購買的是合法產品」。

「我買的是無尼古丁的,理論上不算違法吧?但我還是不太敢公開抽,怕警察誤會。」一位不具名用戶說道。

衛福部曾於2025年初再次表示,將研擬專門針對電子煙載具的管理機制,未來是否開放尼古丁產品仍屬未知數。

💡 結語:行業的下一步是什麼?

從目前消費習慣、產品趨勢與搜尋行為來看,台灣 [電子菸] 市場仍將持續擴大,尤其在新口味、設計美學與隨手即用的 [一次性電子煙] 項目上潛力十足。儘管法規未定,消費者需求卻已具規模。

品牌與平台若能加強用戶教育、強化安全資訊標示、並與政府建立合規窗口,台灣將有望建立如英國與日本般的成熟 [VAPE] 市場生態。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。